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5卷  第1期

基于源数估计的船舶振源盲识别研究
王衍学, 何正嘉, 成玮, 陈略
2010, 5(1): 1-5.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01
摘要:
针对船舶等复杂设备的多传感器监测与诊断过程中振动源识别,提出一种基于源数估计的船舶振源盲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盖尔圆理论确定系统振动源数目,运用信号盲源分离算法提取相对独立的主要源信号.进而运用所提出的谱相关系数分析方法确定所提取信号来自哪个设备。仿真分析与实际的某船舶的模型振动实验均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
Patran集成Fluent处理中模型的转换
顾敏芳, 汪学锋
2010, 5(1): 6-9,13.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02
摘要:
Patran集成Fluent处理在舰船力学计算、流固耦合分析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而模型转换则是该集成处理的关键问题。针对Patran和Fluent中模型的特点,对转换过程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应用的算例。工程验算表明所论述的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从Patran中提取模型信息,并转换成Fluent处理巾所需要的格式。最后阐述该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并展望该方法在CAD/CAE软件集成中的进一步应用。
结合亚格子模型的Lattice—Boltzmann算法
罗寅, 张阿漫, 朱永凯, 徐珊珊
2010, 5(1): 10-13.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03
摘要:
介绍一种亚格子模型与LB(Lattic—Boltzmann)方法相结合的算法,并用其对亚临界雷诺数情况下的圆柱绕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流场的流线图以及圆柱表面的压力系数。通过与实验值相比较,发现数值结果与实验值是比较吻合的,证明该算法可以用于计算雷诺数较大的流体问题,同时具有LB方法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穿浪双体船横向强度与扭转强度的有限元计算
郑杰, 谢伟, 骆伟, 胡要武, 杨龙
2010, 5(1): 14-18.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04
摘要:

穿浪双体船的连接桥在横浪和斜浪中遭受比较大的横向弯矩和扭转力矩的作用,其自身的强度对穿浪双体船的安全性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在有限元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直接计算方法对一艘穿浪双体船进行了横向强度和扭转强度的整船有限元分析.对其总强度进行了校核,并初步分析了该船上层建筑对总横强度的影响。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掌握了该船的应力分布,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舰船总布置中的综合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王健, 陈立
2010, 5(1): 19-23,38.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05
摘要:

为解决舰船总布置设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带来总布置多方案评估的困难,针对舰船总布置设计建立多目标综合评估模型.在对蚁群算法做出适应性改进的基础上,提出多专家综合评估算法,通过文章介绍的舰船总布置设计的数学模型及评估算法的处理流程,可有效应用于舰船总体布置设计,实现自动舰船总布置多方案评估选优,有效地解决了工程问题,该方法可提高舰船总布置设计综合评估的自动化程度。

V型无压载水船舶型线设计变换研究
韦俊凯, 林焰
2010, 5(1): 24-27.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06
摘要:
无压载水船舶作为一种新的船舶设计理念已经在国外展开了相关的研究,而在中国还研究甚少。就V型无压载水方案的型线设计变换进行研究.首次提出基于母型的横剖面面积曲线基本不变的V型无压载水型线设计变换方法。该方法对母型船的型线进行底部V型变换,使设计船舶的底部呈现一定的倾角,同时增大船宽。变换后设计船舶的横剖面面积曲线和母型船保持一致,变换方法简单可靠,在保证设计船舶的船长、设计吃水、排水量等参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了设计船舶型线的光顺性问题。
舰船封闭式桅杆试验方法研究
姚熊亮, 曾令玉, 杨文山, 张阿漫
2010, 5(1): 28-33.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07
摘要:
封闭式桅杆因其良好的隐身性能在舰船上广泛应用。针对封闭式桅杆的结构设计,提出以典型结构部件试验、全结构缩比模型试验和实船跟踪测试试验为内容的多层次系列试验方法。对基于吸盘弹簧秤加载系统的风力作用下桅杆强度试验方法及用于测试摇摆作用下桅杆强度的倒置模型法等多种新的试验方法进行详细论述。结果表明,提出的试验方法准确性高、经济性好、可操作性强,可成功地对封闭式桅杆刚度、强度、振动等力学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潜艇舱室内的火灾模拟及消防决策研究
陈晓洪, 张光辉, 刘辉
2010, 5(1): 34-38.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08
摘要:
目前研究火灾的模型由于不能很好地反映烟气的流动特性和温度场的分布,以及存在对非规则空间的局限性。采用GAMBIT对潜艇舱室非规则空间进行网格划分,运用N—S时均方程和双k-6湍流模型对流场进行理论计算,结合燃烧化学反应为单步不可逆快速反应假设,对舱室内的火灾发展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临界火灾发展和蔓延的临界时间制定消防决策。文章为潜艇的消防决策研究提供了一种实时可靠的研究方法。
基于舰载机起降限制的舰船气流场特性评估方法初探
陆超, 姜治芳, 王涛
2010, 5(1): 39-42.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09
摘要:

对具有搭载舰载机能力的舰船而言,其气流场特性的评估取决于对相应舰载机的起降气流条件限制。通过对美国LHA型舰缩比模型的数值建模,结合两种舰载机起降的气流场限制条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相同定常来流工况下.分别以±15°风向角对该型舰数值模型的两个起降点进行模拟取值.结合直升机和固定翼短距/垂直起落飞机的起降特性和气流限制条件.尝试提出一种评估舰船气流场特性的直观方法.并得出不同甲板气流区域受上层建筑影响的有关结论。

舰船装备保障性系统工程的新观点
宋太亮
2010, 5(1): 43-47,67.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10
摘要:
从用户角度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重新认识舰船保障性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为了达到用户的保障性目标和要求,使设计的舰船装备是可保障的,必须在舰船的全寿期中全面实施保障性系统工程。
舰艇狭水道操纵安全的模糊评价模型
石嘉晟, 刘常波, 丁风雷
2010, 5(1): 48-51.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11
摘要:

舰船狭水道航行是航渡中影响安全的重要阶段。为了安全高效地操纵舰船,有必要对其安全性进行定量安全评价。采用基于AHP模糊评判方法,介绍权重的计算并结合实例说明如何用模糊评判的方法,得出量化的结果,以及在实际问题上的应用,验证了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舰船总体任务可靠性建模新方法
周思醒, 杨建军, 胡涛
2010, 5(1): 52-55.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12
摘要:

传统舰船总体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难以全面反映舰船的实际任务,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文章提出舰船单元任务的概念.确定舰船单元任务划分原则、单元任务的分类方法及任务的分解方法。基于单元任务改进传统的舰船典型任务剖面.提出新的舰船总体任务可靠性建模方法,并分析基于单元任务舰船总体可靠性模型的应用,示例表明了模型计算的可操作性。

潜艇舱室热管理技术
周志杰, 董仁义, 彭光明, 彭文波
2010, 5(1): 56-59.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13
摘要:

常规潜艇有限的能量供给和潜艇作战需求之间的矛盾仍是制约常规潜艇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随着大气环境控制要求的提高.大气环境控制系统的能耗逐渐增大.为了从顶层设计层面协调大气环境控制与能耗之间的矛盾,提出“潜艇舱室热管理”的概念。潜艇舱室热管理即从总体设计角度出发,从功能、能量、控制等方面,全面考虑总体布置、系统结构、部件和环境等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协同控制流动、传热和能量转换利用过程,以实现全系统、全工况最优化,达到提高系统能量利用效率率,降低能耗的目的。

基于传递矩阵法的船舶轴系回旋振动计算研究
刘刚, 吴炜, 饶春晓, 陈汝刚
2010, 5(1): 60-63.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14
摘要:

分析船舶轴系回旋振动的传递矩阵计算方法,建立集总参数元件一分布参数元件混合系统模型,得出各种简化模型的传递矩阵。以某型海事巡逻艇为例,对传递矩阵计算方法中影响计算结果的主要参数进行分析,提出参数的选取方法,为回旋振动特性分析提供依据。

对机械密封装置中的Ω型弹簧刚度与应力的数值仿真分析
熊路, 刘刚, 李天匀, 朱翔
2010, 5(1): 64-67.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15
摘要: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新型的船体尾轴密封装置中的Ω型弹簧进行模拟和分析。对弹簧承受大应力的部位进行强度校核,并描绘出弹簧的压缩量一弹性力,以及压缩量一最大等效(Mises)应力的关系曲线。模型分别采用各圈单独和整体两种不同的建模方式进行计算。两种建模方式的结果较为吻合,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分析结果为机械密封装置Ω型弹簧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基于卷积型小波包变换的船用水位调节器故障辨识
刘东东, 陈兵, 王华明
2010, 5(1): 68-71.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16
摘要:
以某型蒸汽船的主冷凝器水位调节器为研究对象,应用卷积型小波包变换提取各种故障信号分解后的相对小波包能量,建立水位调节器标准故障库,并引进Euclidean空间距离公式作为判据进行故障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水位调节器的典型故障进行快速、正确分类,降低了其故障定位与维修的盲目性。
舰载作战系统信息传输误差分析方法
吴定刚, 谢红胜, 李蕾, 马曦
2010, 5(1): 72-75.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17
摘要:

误差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工程作业的质量,对误差的处理技术已逐渐得到各个行业的高度重视。在给出误差的基本概念、误差的传递与合成公式的基础上,结合舰艇作战系统数据传输的特性,介绍一种信息传输误差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分析舰载导航航向信息传输的特点,构建对应信息传输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一组实际测量数据验证说明航向信息模型和该分析方法在工程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有效性。

基于DSP的动调陀螺寻北导航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郑文成, 颜俐, 任勤勇, 汪辉, 周学文
2010, 5(1): 76-80.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10.01.018
摘要:

研究的寻北导航系统主要以动力调谐陀螺为敏感设备.创新地采用TMS320VC5402芯片作为主处理器构建寻北仪的计算机系统,取代通常构建系统时所用的PC机或单片机.并以CPLD为主要控制辅助组件设计并调试数据的采集、处理、输出、信息通信等硬件电路和相关软件,充分利用DSP快速运算、信息存储、逻辑判断和数据处理等能力完成多种控制任务,在实现寻北功能的同时又使系统的精度、控制和解算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