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8年  第3卷  第4期

舰艇射频集成技术总体设想
奚秀娟, 李佳伟
2008, 3(4): 1-05.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01
摘要:

为了适应舰艇作战海域由近及远的发展,以及多平台协同作战的需求,舰载射频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作战能力均需有较大的提高,由此导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总体布置问题将更加尖锐。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并改善舰艇的RCS,开展射频集成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在分析舰艇离散射频设备密集布置带来的电磁兼容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射频集成技术的总体设想和思考方法建议。

船体基座抗冲击研究现状
冯维, 徐青, 吴广明
2008, 3(4): 6-09.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02
摘要:

基座是舰船上设备的基础,它传递设备与船体间的载荷。基座抗冲击研究是舰船抗冲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绍舰船抗冲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现有基座抗冲击设计标准、要求及基座抗冲击计算方法,阐述基座抗冲击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基座抗冲击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潜艇动力系统任务维修性建模
路红山, 吴崇健, 许建, 张京伟, 周睿
2008, 3(4): 10-14.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03
摘要:

分析潜艇维修性特点,针对潜艇基于任务维修性的特点,分别采用带维修指示的系统功能层次框图进行建模和采用串并混联维修性模型建模。以潜艇动力系统中的燃油分系统为例进行平均维修时间的计算,结果表明串并混联维修性模型适用于具有各个独立单元的潜艇动力系统维修性建模。

基于主要尺度要素的船型变换
项久洋, 毛筱菲
2008, 3(4): 15-18,25.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04
摘要:
针对船舶设计优化过程中性能计算提出一种船型变换方法,以7个主要尺度要素为变量改变船型,由母型船快速派生出系列船型,并以某三体船主体为示例,阐述船型变换的基本原理。
舰船装备生命力与安全状态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吴晓辉, 邱金水, 刘伯运
2008, 3(4): 19-21,25.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05
摘要:
分析舰船装备生命力和安全性的重要意义,提出舰船安全状态评估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综合运用信息融合和数据挖掘等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以解决舰船装备安全状态评估问题,并设计完成舰船装备智能化安全状态评估平台。
基于非线性规划法的舰船破舱位置识别计算
于多, 马坤, 纪卓尚
2008, 3(4): 22-25.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06
摘要:
舰船破舱位置的快速识别是及时、准确地进行损管行动的基础,对于恢复舰船生命力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当前给定的浮态进行舰船破舱位置的识别计算,以复原力臂的绝对值最小为目标函数,排水量不变为约束条件,破舱进水量及其重心坐标为设计变量,采用非线性规划法求解该优化问题。该方法不依赖于液舱液位测量装置,可实时计算出舰船破舱的位置。通过对某舰船破舱位置识别计算结果分析,说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为舰船指挥员迅速判断舰船破舱位置提供理论依据。
不同工作状态下增压锅炉的抗冲击特性分析
姚熊亮, 冯麟涵, 张阿漫
2008, 3(4): 26-32.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07
摘要:
舰用增压锅炉是舰船动力系统的重要装置,目前对其抗冲击特性分析研究很少。采用时域模拟方法,对某船用增压锅炉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冲击响应特性进行数值冲击试验。分析增压锅炉结构冲击响应随载荷参数的变化规律,考虑不同工作状态下内压对增压锅炉冲击响应的影响,并分析增压锅炉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抗冲击极限变化特性,旨在对增压锅炉抗冲击设计提供参考。
舰用锅炉炉膛安全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范永涛, 杨自春
2008, 3(4): 33-35,49.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08
摘要:
将基于Bayes方法的Monte-carlo数字仿真运用于故障树分析法中,形成得到底事件故障概率的新方法。克服实际安全事故数据较少给定量分析带来的困难,解决数据来源问题,最后用该方法对某型舰增压锅炉安全性进行分析,得出定量的评价结果并提出建议。
某型船用蒸汽动力装置加装除盐装置的可行性分析
张晓东, 黎南, 秦晓勇
2008, 3(4): 36-39.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09
摘要:
针对某型船用蒸汽动力装置盐度过高的现状,分析影响其水质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在其冷凝器后和造水机后加装除盐装置的新构想。通过分析得出在造水机后加装除盐装置方便可行,并依此设计1台除盐装置。设计计算表明,加装除盐装置能使日用水柜水质提高近50倍,冷凝器后凝水总含盐量下降22%,基本上解决盐度过高的问题。
舰船管路流体脉动衰减器的性能研究
窦雨淋, 张涛
2008, 3(4): 40-44.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10
摘要:
采用流体网络理论方法对流体网络的特点和基本参数法进行分析,研究并建立一种流体脉动衰减器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脉动衰减器的阻抗及系统插入损失,对其性能进行研究。
统计学在结构噪声监测中的运用
肖邵予, 汪浩, 吴英友, 张琪
2008, 3(4): 45-49.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11
摘要:

利用统计过程控制理论,从数理统计角度对舱段模型结构噪声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结构噪声统计学模型,确定预/报警限值,形成一套结构噪声监测方法。该方法能迅速有效地判断结构噪声是否出现异常,具有良好的工程使用价值。

二维地效翼气动性能计算研究
杜莉, 杨向晖, 叶恒奎, 陈庆任
2008, 3(4): 50-53.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12
摘要:
从格林定理出发,在边界上布置Rankine源和偶极子,分别用定常和非定常方法对二维地效翼的性能进行计算,构建一种处理地效翼问题的计算模型。详细介绍这种方法的理论推导和计算过程,并经过试算确定了适当的模型参数。通过对多个参数的变化调整,讨论离地间隙、攻角对二维地效冀升力的影响。大量的数值计算和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证实该法作为地效翼问题的一个支撑模型是可行、可靠的。
水下机器人自救系统的研制
张钦, 徐国华, 向先波
2008, 3(4): 54-56,71.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13
摘要:
详细介绍某型探测AUV自救系统的实现情况。着重从可靠性、低功耗、小型化等相关关键技术出发,探讨水下机器人自救系统实现的原理、方案设计及方案具体实现等。
基于Visual C++6.0的船舶电站实时监控系统研究
关红兵, 黄温赟, 史延兴, 王焕文
2008, 3(4): 57-60.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14
摘要:
主要基于Visual C++6.0开发平台,结合多媒体和数据库技术,设计船舶电站实时监控系统。系统采用两级控制模式,即工控机PC(上位机)和单片机(下位机),通过Modbus ASCⅡ通信协议实现两级之间的实时通信,完成对船舶电站柴油发电机组的监控。给出监控系统的实施方案,详细讨论船舶电站实时监控程序的编制要点。该监控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完善、可视性强。
舰用电子机柜风冷冷却盘管的设计探讨
张扬, 徐企林
2008, 3(4): 61-63.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15
摘要:

在空调器冷却盘管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介绍舰用电子机柜空气冷却系统中冷却盘管的设计与校核方法。讨论在不同的出口空气温度及湿度条件下,冷却盘管的设计思路和工况点的选择。

舰船进出港物理场目标特性监测系统
赵志杰, 徐顺棋, 贲可荣, 朱锡
2008, 3(4): 64-67.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16
摘要:
通过对舰船各个物理场目标特性信息的采集、校正以及与标准特性值比较,判断物理特性是否正常,对舰船自身的状态进行监测和判断,并基于历史数据对舰船状态进行预测。论述系统总体框架及实现技术。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模糊PID控制算法研究
徐阳, 俞孟蕻
2008, 3(4): 68-71.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17
摘要:
以ROV工作母船为控制对象模型,设计模糊PID控制器。在总结分析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特性及PID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借鉴模糊控制的思路,研究在动态过程中对PID参数进行模糊整定的方法,并进行仿真研究,验证模糊PID控制器良好的控制效果。
Simulation of Radar Cross Section of a Sort of Corrugated Screen
Fang, Chong-hua
2008, 3(4): 72-74.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18
摘要:
The radar cross section (RCS) of a sort of corrugated screen were simulated with the multilevel fast muhipole, method (MLFMM).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test agreed very well. Compared with plate, it can obviously reduce backseattering field at the normal direction. Finally, the RCS of a dihedral angle consisted of a corrugated screen and a plate was presented also.
弹库气体隔离系统数学模型研究
彭玉辉, 曾勇, 潘锦平
2008, 3(4): 75-77.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19
摘要:

对弹库发生意外爆炸时内部流场进行分析,并从理论上对气体隔离系统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建立气流流动的流场数学模型,运用流函数叠加原理,得到了隔离系统阻挡空气进入所应满足的条件,并给出隔离气体初始速度、倾角、厚度等参数与来流空气之间的关系式。

高速重载特大型轴承可靠性试验方案探讨
许卫宝
2008, 3(4): 78-80. doi: 10.3969/j.issn.1673-3185.2008.04.020
摘要:

针对高速重载特大型轴承的使用要求和轴承试验机的功能特点,在对轴承寿命预测方法和失效类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轴承的可靠性试验方案和设想,探讨轴承的可靠性试验数据处理方法,为轴承可靠性试验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